首页 资讯 > 内容页

环球速看:中甲:我们为什么不冲超,中超:要不起,球迷:过

来源:唯剩荒芜终落尽 发布日期: 2023-02-13 13:53:49

放眼世界的每一个国家的每一个职业联赛,说穿了都是有利益在里面的。皇马、巴萨、大巴黎这些名气大的俱乐部投资多,那是因为足球市场越大,盈利就越大,参考切尔西就理解这句话。对于一个国家的联赛来说,足球市场越大,足球水平的进步就越大,比如德甲,法甲。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:足球本身在进步,但是足球市场却滞后了,比如巴甲。这是世界上足球先进国家的现状。

而我们亚洲和我们中超是什么情况呢?我们中超是第一种情况和第二种情况的综合体:足球市场越大,盈利就越大,很可惜,我们只有恒大一家。而我们的邻居J联赛和K联赛是第二种,足球本身在进步,但是足球市场落后。当然这种落后是他们足协有意而为之的,所以他们的优秀球员到了五大联赛赚钱。因为他们优秀的球员就像巴西球员一样,自己的薪水与自己的收入在国内成了反比,只能走出去。而我们联赛的球员呢?是因为俱乐部的落后使球员到了好的国内俱乐部去踢球。即便你不想去,会有人出面让你去。因为我们不需要出国就能得到世界级的薪水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好的球员留不住,球队成本投不起,成了摆在很多中甲俱乐部面前的一座山。

运营一个中超俱乐部成本飙升太快,使得球队成本投不起

都知道俱乐部投资足球是有利益在里面的,这种利益不是体现在足球本身,而是衍生的领域。可是,以前是投资十块赚回五块,现在是投资十块赚回五毛,搞不好还赔钱,这种情况谁还敢冲超?因此,就出现了一些这样的球队,二级联赛我随便踢,但是冲超?对不起!

有些规则朝令夕改,捉摸不定,使得好的球员留不住

运营成本的飙升其实还不是最主要的。但是有些规定的朝令夕改是最让人头疼的。就拿U23政策来说,有的俱乐部其实执行度很好,也确实锻炼出了一批有潜力的新星。但是结果呢?自己球队留住了吗?除去受伤的黄紫昌,除去上海申花、北京国安、山东鲁能这三家俱乐部,有些俱乐部的运动员去哪儿了?可能俱乐部老总出差半个月回到训练场一看,人没了,接着问教练:队员去哪儿了?结果教练回答“去集训了”。这种情况怎么办?谁还敢?所以你也别怨人家U23换U23,本来嘛,人家好不容易又是浇水又是施肥的培养了一个大萝卜,结果最后呢?萝卜没了,连泥都给一块儿运走了,只留下一个坑,谁乐意?还让我们执行?这就是最后执行不下去的原因。

除此之外,有些规则直接让人捉摸不定,早年间有“国脚限制”的规定,每个球队国脚的数量是有规定的,可是后来呢?有外援限制规定,可是后来中途出现了“7外援”,明年还规定“6外援”!还规定必须有女足球队。

这样政策的增加或者修改,让俱乐部在觉得改来改去就跟闹着玩似的之外,还会很无奈。

规则执行不到位,徒增烦恼,无奈之好说:过!

其实足协也曾经修改过自己的一些规则,比如转会数额。可是这些转会数额有用吗?执行彻底吗?除去诚实的大连一方财大气粗,转会后缴纳了相关的费用,有的球队球员合同根本没到期。而且,最主要的是到底受益的是谁呢?

2000万一个的内援在转会数额实施以后执行了,归化在转会数额限定以后以外援身份实行了,而小俱乐部受益了吗?把人家的当家球星归化了,夏季中途转会到自己的队伍里,结果人家没办法引进了一个,打破了攻守平衡的球队体系,至今还没融合到球队里,成了“无脑”。归化了一大堆球员为自己所用,使得国家队出现了如下对话:里皮问蒿俊闵:你是哪族的?蒿俊闵回答:汉族;里皮问池忠国:你是哪族的?池忠国回答:朝鲜族;里皮问艾克森:你是哪族的?艾克森迟疑了一下用巴西语回答:国足……怎么听怎么感觉是猴子请来的逗比。

作为一个老球迷,见证了联赛的发展。甲A时期,球队投资人种类繁多:有电器、保健品、汽车、铝合金建材等,但是现在呢?我们也知道足球是投资越大,回报越多,但是凡事都有个规则:切尔西投资大,也没把国脚集中到自己的球队;巴萨实力强,但是也没把其他球队里的国内好队员运作到自己球队;大巴黎实力强,但是也没让足协今天一个规定,明天修改今天的规定。不是吗?

联赛就像花坛,一枝独秀不是春,姹紫嫣红才是春天。把别的花坛里的花朵运到自己花坛里,最终的结果就是当花朵凋谢的时候,一整年都是区域内的百花凋零,而这个区域就是中超,这个一整年就是前几年那段时间。现在好不容易国内出现了几个球员,就如同经历了严冬后花坛重新开放的花朵一样,又要把花朵采摘到自己的花坛里,这是不是故伎重演?

关键词: 捉摸不定 朝令夕改 好不容易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大众供销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 豫ICP备20014643号-14   联系邮箱: 905 14 41 07@qq.com